12月21日,中宣部版权局副局长冯士新在“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表示,首批部分游戏已经完成审核,正在抓紧核发版号。由于申请存量太大,预计消化还需要时间。
这意味着,中国游戏的版号审批在3月底因一纸通知逐渐暂停的情况,即将得到改变。
此前,网游监管政策松动的消息已有一些信号。12月初,有媒体报道了新成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消息,令行业颇为意外。据新华社报道,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导下,该道德委员会将负责审核游戏内容,引导网络游戏企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报道称,该委员会已对20款游戏进行审查,其中对11款游戏提出修改要求,并因内容不当对另外九款游戏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因此有分析认为,公开宣布新审批流程,表明监管机构在重启游戏审批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对此,冯士新表示,对于此前媒体报道的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并不会取代专家审查,主要是审查游戏上线后争议比较大的和上线前判断会存在较大争议的游戏。但官方并不会公布委员会名单,避免干扰。
他还强调,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和过度消费等问题,将出台制度措施加以严格规范约束。针对产业发展中暴露出的过度逐利、侵权抄袭、消费欺诈等突出问题,将加快制定专门规范,探索建立信用档案,严格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年3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被撤销,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包括游戏版号审批的职责)转移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该部同时挂国家新闻出版署牌子)。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游戏版号暂停发放。
自今年国内游戏版号停发以来,整个手游市场表现平平,商业化前景黯淡。在PC游戏上,许多玩家原本对腾讯WeGame平台上发行的《怪物猎人:世界》寄予厚望,但这款游戏很快因“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而遭遇下架。
在版号停止发放的数月以来,游戏行业持续受到强监管,沉迷和涉赌问题成为整治重点。政策收紧的背景下,腾讯也试图通过各类控制手段,提升游戏健康度,“求生欲”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