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深入推进长航局系统党史学习教育,长航局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特推出“党课人人讲示范主讲”系列。本期是第七讲。
党课人人讲,今天我来讲,我是示范主讲人胡方,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党课题目是牢记初心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年,陈望道在老家柴房里,秘密翻译《共产党宣言》,为抓紧时间,陈望道的一日三餐都是母亲送进来,端午节,母亲按照家乡习俗特意准备了粽子和一碟红糖,要他趁热吃。陈望道头也没抬,随手拿起粽子吃起来。
隔了一会儿,母亲在外面问:“红糖够不够?”他随口回答“够甜了,够甜了”。直到后来,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发现儿子满嘴都是墨汁,红糖却一点没动。原来他翻译入迷,竟蘸着墨汁吃完了粽子,母子俩不禁相对大笑。陈望道硬是“花了日常五倍的功夫”,仅仅用了两个月,就翻译完了《共产党宣言》,这是第一部中文全译稿,影响深远,毛泽东同志有次说道:有三本书对我影响深刻,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有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有了信仰之甜,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涌入了革命的洪流之中,抛头颅、洒热血,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系民族安危。
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下面我们再讲一个关于初心的故事。
“半条被子见初心”的故事长征时期,在湖南郴州的一个小乡村,有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徐解秀家里极为简陋,一张1米2的木板床,垫上稻草,床边架上一条长凳,徐解秀带着1岁的儿子和女红军们,5个人挤在一张床上。床铺上仅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烂棉絮,女红军便拿出她们唯一的一条行军被,和徐解秀母子一起横盖着。
临走时,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难熬,3位女红军执意把这唯一的行军被留给她,但徐解秀坚决不同意。推来推去僵持不下,一位女红军索性找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并说道:“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敌人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生活。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您的,送您一床新被子。”抱着半条被子,徐解秀热泪盈眶。
女红军走后,徐解秀苦苦等了50多年,那间厢房的陈设也一直是原来的样子。徐解秀抹着眼泪说:“我已经有被子了,只盼她们能来看看我就好。”她不知道的是,当年三位女红军在离开她家仅仅两三天后,就牺牲了。
徐解秀常说:“这半条被子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穷苦人半条的人。”这“半条被子”是党和人民鱼水之情的见证,也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写照。
重温初心,我们最后讲一个践行使命的故事。
“不当将军当农民”的故事六十多年前,一位开国将军辞去职务,回到乡间穿上粗布衣,拿起锄头,当起了农民,他就是我们的开国将军甘祖昌。甘祖昌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20多年戎马生涯立下了赫赫战功。年,他在新疆郊区视察工作时,发生车祸,连人带车从桥面翻到了沟里。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但还是留下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
他在辞职报告中这样写到:“我的身体不行了,但是我的手和脚还是好的,我可以回到农村去,和乡亲们一道改变家乡的面貌。”甘祖昌回到家乡后,带领乡亲们建水库、改农田、架桥梁、修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家乡的面貌。20多年来,甘祖昌把大部分工资捐献给了家乡建设,对自己和家人却极为节俭,村里的乡亲们说,甘将军一身补丁打赤脚,罗布手巾搭肩上,和农民没什么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走起路来还保持着军人的姿态。甘祖昌留下了淳朴家风,影响后人。甘祖昌无论是当将军还是作农民,都始终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人民服务,他将富贵视若浮云,却将革命理想看得比天还高,对人民的感情比海还深。
甘祖昌(左三)生前在家乡带领社员劳动
三代共产党人,无论是陈望道的“蘸着墨汁吃粽子”,还是“女红军的半条被子”,亦或是甘祖昌的“不当将军当农民”,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
从救亡图存到重整山河,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我们党坚守初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呼唤新的作为,让我们牢记初心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长航局
审核:殷黎主编:李璐责编:洪波祝您一天好心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